長福通訊 第 1 期
長福家族落地生根
黃長福家族在清乾隆末年來台,落腳八德霄裡地區,此地原為一整片樹林,後來經過開墾,才成為現今整片稻田美景。
長福堂座落在稻田綠海之中,前有一望無際的綠田,背面有牛眠坐之形的小山坡,風水極佳後代子孫興旺。但具考察,長福家族能在此落地生根這一路篳路藍縷,怎麼說呢?
第一代祖永日公來台時,正是此地最混亂的時期,林爽文事件引發族群間械鬥蔓延到八德一帶,在長福堂附近的義民塚可看到見證,在當時若沒有一點功夫與能力,整個家族是無法長住於此的!
據家族資料,1889年好生公時期起建長福堂主體,開始落地生根,而後在不同的時期建造虎邊與龍邊,才成了現有的三合院建築。


長福堂為典型之三合院,即建築本體由大厝身及護龍組成,面寬29.45m(97.2尺)、進深22.43m(74尺),平面格局為ㄇ字型,面開七間,中央明間為廳,為祀神祭祖、議事及接待賓客之所,其餘次間、梢間、盡間及護龍之室內空間則作為起居室或臥室之用;大厝身牆體主要由土埆疊砌,左右護龍外牆為紅磚疊砌、內牆則為土埆,皆屬承重牆構造;裝修材類型豐富計有木雕、紅磚斗砌、灰泥粉刷、彩繪、泥塑、灰刻、剪黏及洗石子粉刷。
推廣長福文化-設計黃長福logo

以瓦片的外型,結合三合院屋脊、白鷺鷥、水田
分別帶代表長福堂老屋及周邊的環境意象。
現有最老的家族合照

感謝
黃得興宗長提供珍貴照片,
黃益三宗長標示人物~
讓我們可看到祖先過去的樣貌,也連結了不少家庭的情感!

1927年2月8日,日日新報中的資料,即為合照中17世黃媽莊娘的祝壽文。可見長福家族在地方的影響力,以及黃媽為人在地方頗受人敬重
活動訊息:
-
2018年5月19日 黃長福家族史料分享會
-
2018年暑 追本朔源-南靖龍湖祠祭組與閩南之旅
-
即日起 招募長福家族志工,請線上報名
https://goo.gl/forms/SBRBQnPFwoxNICUy2
-
隨時追蹤長福家族最新訊息,黃長福FB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iwan.long.happy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