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長福通訊試刊號

2017年12月

 

 

長福堂的故事

長福堂在清代與日治時期隸屬於「茄苳溪庄」的行政區內,民國35年(1946)將「茄苳溪庄」分成2個村-茄苳溪村與白鷺村;民國84年白鷺村改為白鷺里。為何叫白鷺里呢?各位可以往長福堂前的良田美景一看,便得答案了!

在崁頂路尚未拓寬前,這裡的地址是桃園市八德區公厝仔4號,

公厝仔地名則來自於長福堂這棟黃氏宗親的祠堂與祖厝   公厝

仔在八德則是熟知的黃氏家族的村落。長福堂建築結構歷經清

末、日治與戰後三個年代的整修 至少100年以上的歷史,也是

八德的舊名八塊厝-八姓老厝的其中一棟難得還在的老厝。

亦愛吾廬

你是否曾注意高掛在我們長福堂門庭的這四個大字-亦愛吾廬代表什麼意涵呢?白話來說,就是“我愛我的房子”。

這句話的典故,可在陶淵明 《讀山海經》讀到:

  孟夏草木長,繞屋樹扶疏。

  眾鳥欣有托,吾亦愛吾廬。

 

環顧長福堂四週,在仲夏午後,漫步在長福堂門口的庭院(埕)中,看著成群白鷺鷥歸巢,綠、水、飛鳥構成的美景,啊~這樣圓滿幸福的時刻,我好愛我的家啊!親身感受一下,是否與這首詩的意境幾分相似呢?! 

 

活動訊息:

2018年3月 追本朔源-南靖龍湖祠祭組與閩南之旅

2018年4月 清明祭祖

 

 

FB粉絲專頁

隨時追蹤長福家族最新訊息,黃長福FB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iwan.long.happy

bottom of page